我国早期的历史文献《左传》就有载,春秋襄公17年(公元前566年)“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狗……”。很明显,人们已经知道,疯狗咬人后要致病,所以驱?狗以防狂犬病。早在宋真宗年代,我国民间就有人用天花的痘痂接种未生天花的人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后经土耳其传到欧洲。后来,琴纳受到启发,发明了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而获得成功,从而人类找到了战胜天花的法宝。同时,巴斯德也找到了预防狂犬病的疫苗。人类在与病毒作斗争中发现,病毒病很难治疗,多数都要靠预防,预防各种病毒病的疫苗也就应运而生了。由此,人类在与病毒病的斗争中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但对这些病的根源的认识,却很肤浅也很晚,而且,发现病毒这种微生物是在植物病害中引出的。
19世纪,烟草是俄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农民大面积地种植。可是一段时期成片的烟草得病,烟草叶上出现典型的花叶斑纹,继而烟草枯死掉。这给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886年就有人把具有斑纹的叶片摘下,捣碎成汁液,然后涂到健康的植株上面,结果,健康植株也患上了花叶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具有传染性。
1892年,俄国植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把一些花叶病病叶研碎榨汁,然后让他们通过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除菌,然后他把滤液涂到健康植株上,结果健康的植株也得了花叶病。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滤液具有传染性,是由于里面存在的某些比细菌还要小的致病微生物在起作用。这样,他其实已发 现了病毒这一类特殊的微生物。但遗憾的是,伊凡诺夫斯基对此研究没有深入继续下去。三年后,荷兰生物学家贝杰?林克也从病叶上挤出汁液,通过实验进一步地证明了伊凡诺夫斯基的结果,他在培养基上培养液汁,结果在培养基上培养不出任何东西。他把这些汁液用一个可以滤去已知最小细菌的过滤器过滤一遍后,发现滤液仍有感染性。而且它也不可能是化学类的毒物,因为从受感染的植株中得到的汁液能重新感染另一株健康植株,健康植株也可得同样病,并且连续不断地做下去,也可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这种有感染性的因子必定是能生长繁殖的生物。1898年,贝杰?林克宣布:引起烟草花叶病的感染物不是细菌,而是另外一种比细菌小,有感染力的有生命物质。他把这东西叫病毒(Virus),即拉丁语“毒”的意思。此后,其他一些可通过细菌滤器的致病因子,包括致动植物病害的致病因子被发现,人们便称它们为“滤过性病毒”。后来,“病毒”这个概念便被普遍接受下来。
虽然19世纪末就已发现了病毒,但对病毒的本质认识却还是本世纪中叶的事。1935年美国科学家斯坦利用成百吨的花叶病叶榨汁提纯了杆状的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1939年柯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呈棒杆状的烟草花叶病病毒。后来人们又知道烟草花叶病病毒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其中核酸具有感染性和复制能力。至此,人们才算真正认识了病毒。
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它跟我们已讲到的微生物都不一样。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其他微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构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 rNA。而其他微生物两种核酸都存在。
病毒是营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的结构和组分,没有完成代谢所需要的酶系统,所以无法进行独立的生长和繁殖。病毒不能长大,不经分裂。其增殖是靠以其核酸为模板进行复制或生物合成,在寄主细胞中获得组分,进行装配而产生子代。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