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性侵教育应纳入日常教育

防性侵教育应纳入日常教育

更新日期:2015-04-03

  防止校园性侵不能仅靠发文件  记者:学校正成为一些性侵儿童案件的高发地,我看“女童保护”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里,被曝光的192起案例里有42起是老师作案,这也严重挑战了公众的底线。前不久,贵州省也下发通知要求,严禁教师午休时段单独在宿舍、办公室滞留女生。在你看来,在防止校园性侵方面,如何进行更有益的探索?

  孙雪梅: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发文件”的阶段,还希望能够把“提要求”和惩戒相结合。国外一些地方,对性侵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更大一些,比如在美国,如果有过性侵儿童犯罪案底的人,刑满释放以后,不得居住在幼儿园直至高中校园半英里以内,而且无论迁居到美国任何地方,都要到当地警察局注册备案;在一些地区,如果曾有过性侵儿童的经历,以后就无法从事和孩子有关的工作。

  目前,许多省份,包括全国妇联、教育部发了不能单独留堂等文件,提出加强师德教育等,但如果只停留在发布倡导性的文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欣慰地看到,多地妇联和教育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以班会课、讲座等形式普及防性侵常识,在打击方面多部门也有一些行动。

  防性侵教育应纳入日常教育

  记者:在你看来,目前义务阶段的防性侵教育做得怎么样?

  孙雪梅:去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和妇联四部委发布了一个意见,要求各地加强防性侵教育。不过,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还不是很乐观。以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儿童防性侵教案,有的地方想讲不知道讲什么内容。

  目前,黑龙江、贵州、湖北等多地的妇联都和我们开展合作,地方妇联还印制“女童保护”的防性侵手册发放,已经有了一些改观。但这项事业要想继续推进下去,光我们去开一次讲座是不够的,应该常态化,防性侵教育要像安全教育一样纳入日常教育。

  不要觉得儿童性侵离自己很远

  记者:据你了解,社会公众对儿童性侵犯罪存在哪些误区?社会链条在儿童防性侵方面有哪些缺失?

  孙雪梅:误区不少,第一是觉得性侵离自己比较远,“我家的孩子不可能遭遇性侵”,这样家长们就会疏于防范;第二是觉得“我家孩子还小,不可能遭遇性侵”;还有就是觉得“我家是男孩,不可能遭遇性侵”,但我们统计的192例里,有6例是男孩。其实男孩遭遇性侵的话,对心理的影响不亚于女孩,甚至长大以后,他还会倾向又去性侵别人。

  防范儿童性侵、构建儿童安全机制、净化社会环境等,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社会问题。预防教育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希望能推动政策法规的完善,两头做才能更好地形成保护。比如,今年10月,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才把男性纳入猥亵罪的被害人群体,但强奸罪的适用范围还没有把男性纳入。 还有就是家长与社会,不应“谈性色变”,防性侵教育属于安全教育的一个部分,不应选择缄默和保守,应该提高防范意识,筑起多道防线,而不是只有公益组织在奔走。

  新闻链接:“女童保护”

  “女童保护”项目由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在2013年6月1日儿童节发起,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具体行动为制定义务教育阶段防性侵专门教案、在全国多地开展小学“防性侵一堂课”等。目前,“女童保护”已在全国20个省份开课,发放“防性侵手册”超过12万份,培训上千个志愿者,直接受益的学生超过10万人。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