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导,不求立即见效

教导,不求立即见效

作者:周育如 更新日期:2015-11-27

  日前和几位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聚,我们这些大人们聊天不到一会儿,孩子们就因为抢积木片而起了些争执,一位朋友跟她四岁多的儿子说:“妈妈不是告诉过你要分享!这样别人才会跟你分享!”另一位朋友则用力抓住她正在发怒的五岁儿子,告诫他:“不可以打人听到没有再打人妈妈就要修理你了!”

  纷争处理过后,两位好友发现我正盯着她们看,大笑起来,对我说:“好啦,我们的儿童发展专家有何高见?”

  教导,不求立即见效

  倒不是什么高见,我只是觉得,孩子只是年幼,不表示在教导上就可以轻忽带过,只求解除当场的状况,而不管这些立即见效的方法到底带来什么长期的影响。

  我问第一位友人,跟孩子说要分享的理由是“别人才会跟你分享”,会不会把“利他”的教导变成了“利己”的教导?如果父母的说法是“你看!只有你有,他也很想玩,可是他都没有。”让孩子因为留意他人的需要而真心愿意分享,同样是说一句话,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会很不同?

  同样的,我也跟第二位友人说,要孩子不要打人的方式是“再打人妈妈就打你”,这岂不是以暴制暴?若在孩子打人后带着他去看那被打的孩子是如何疼痛哭泣,让他知道他的动手造成了别人的痛苦,再问问他,下次想要积木,除了打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此孩子既有了罪疚感的体验,也学着在面对冲突时练习去想解决事情的方法,这样的教导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更有意义?

  我的两位朋友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但也承认因为孩子还小,觉得应该没什么要紧,管教孩子的时候常常是随意教导了事。

  我的感触倒是颇深,我自己是学儿童发展的,知道生命头几年的教导和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认知、情绪、道德、人格的基本运作模式,就在这几年成为大脑的基本建构,孩子之间的差异也就在这点点滴滴的教导中累积扩大。随着年纪增长,每个孩子内在的心智质量愈发不同,有些思维细致、良善真诚,有些粗糙鲁莽、浅薄自恋,而这皆始于童年阶段教导的细微差异。

  幼教博士:幼儿只是年幼,不是肤浅

  教导,不与生活脱节

  放眼现今的幼儿教育,不只是家长,甚至许多幼儿园,常把孩子当成幼稚浅薄的个体,让孩子唱些叮叮咚咚的儿歌、做千篇一律的劳作、玩玩游戏吃吃点心、记些不重要的知识、或做一些跟生活脱节的学习单,以为这就是幼儿该学、可学的内容。

  事实上,幼儿阶段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学习。首先,孩子要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一方面获得能力感,一方面学习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任,因此吃饭、穿衣、如厕等生活细节,都需要示范与反复练习;其次,幼儿正是对周遭环境好奇、感官敏锐的时期,以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生活周遭人事物进行观察和探究,并试着想办法解决真实的问题,这样的经验才能启发孩子的心智,并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有趣的、真实的、令人期待的;再者,孩子需要学习与人互动,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沟通与表达、面对冲突如何解决、自己的情绪如何调节,这些都是不容易的学习,需要父母老师仔细说明当中的道理、给孩子方法,带着孩子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并体验当中的细微感受;最后,孩子还要能体会大自然、艺术、音乐之美,让孩子从小就有丰厚美好的心灵。而这一切,都需要真诚用心的大人,以尊重关怀的态度细心加以引导。

  分享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到一所幼儿园辅导时,园里的老师对甫推行的幼儿园新课纲多有抱怨。例如点名“美感”领域太过抽象,认为教孩子唱儿歌做劳作容易,但要教出美感未免唱高调!当天中午我让孩子们睡午觉前把窗帘都拉上,放松平躺闭上眼睛,之后我播放了被誉为“天上来的声音”的莫扎特竖笛协奏曲,音乐在寂静黑暗中流泻而出,长长的一个乐章播到完毕,平日午睡前的躁动吵闹都消失了,音乐声落,安静中一个孩子突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好好听哦!”

  谁说幼儿只能听喧闹花俏的儿歌,在那一刻,孩子真正体会到了音乐之美!

  孩子只是年幼、并非浅薄,虽然心智质量的差异要好些年后才慢慢看得到,却始于我们眼前对孩子的教导。在思考、情感、道德、人格和美感等不容易的方面,用心细腻才是上策。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