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批评方式不对易导致孩子压抑内疚

批评方式不对易导致孩子压抑内疚

更新日期:2016-05-11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个10岁大的小女孩在捉弄他3岁的弟弟,她告诉弟弟,爸爸是她一个人的,弟弟真正的爸爸是只猩猩,动物园里的老虎会咬掉弟弟的头;如果弟弟不听话,就会被一辈子留在动物园里……可这个小女孩以前很少这样捉弄弟弟,这让妈妈很生气,妈妈批评了她。

  你是否用过这样的方式批评她:“你为什么总是这样顽皮?本来很高兴的事,都让你给弄糟了。我真不应该带你们出来玩,反正每次你都会这样,总是搞得大家不开心。”

  这样的批评显然是害的,妈妈让这个小女孩觉得自己一直是顽皮的孩子,自己的行为是无法改变的,以后也会这样,妈妈已经讨厌我了。

  因为,儿童早期的自尊往往是全或无的:“我好”或者“我坏”。这些儿童常常把不好的表现或者社会拒绝归因于自身的人格缺陷,而这些是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的。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解决主动对内疚这一冲突,儿童长大后可能会不断追求成功或炫耀自己;备受压抑、失去自发性或者自以为是、心胸狭窄;忍受各种心身疾病的痛苦。只有成人给予必要的指导,儿童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才能不断发展,在儿童中期时,他们的自尊会变得更加现实,才能避免过度竞争、追求成功以及压抑和内疚的倾向。

  如果这个小女孩一直接受这样悲观的解释风格,她或许会变得叛逆,反正怎么做都让妈妈讨厌,也没必要做出改变;也或许她会变得沉默甚至抑郁,因为妈妈已经不喜欢我了,我还是不要去惹妈妈生气了,就这样压抑自己老老实实地呆着吧。

  相反,如果妈妈这样说:“你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戏,你与他分享玩具,可今天你对弟弟一点都不友好。动物园对小孩子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他对他一点也没有好处,你知道我们都不喜欢这种行为。我要求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再这样捉弄他,晚饭后就不准到外面去玩,知道了没有?”

  很显然,这个小女孩的行为需要受到惩罚。妈妈要求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改变做错的地方。妈妈提出了她特定与暂时的行为问题,是只有今天这样而不是一直如此;

  妈妈还告诉她,以前她一直表现很好,出现今天的问题并不是普遍性的;妈妈还要求她必须做特定的事,向弟弟道歉,以及如果再继续下去,就要承担特定的后果,晚饭后不准到外面去玩。

  妈妈的批评向这个小女孩传递的信息是:妈妈觉得我一直是个好姐姐,可她觉得我今天对弟弟不好,如果我向弟弟道歉,妈妈就会原谅我的错误。很明显,妈妈没有针对小女孩的个性进行批评,而是对她特定的行为且是可以改正过来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的。

  其实,孩子最初的乐观或悲观风格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的,不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和批评自己中得到。

  塞利格曼告诉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批评方式,因为父母的批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解释风格,必须遵循两项规则: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

  因此,父母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悲观的种子,一旦这样种子生根发芽,就可能让孩子终生饱受抑郁之苦。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