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与农村孩子“教育”上引发的思考

城市与农村孩子“教育”上引发的思考

更新日期:2016-02-23

  奉劝城里的家长们,与其无节制“关爱”,不如把孩子放到自然状态下,让他们沐浴教育的阳光,不要总是在成长的天空布上“溺爱乌云”,在成长的路上铺上“能力障碍砖块”。

  “以孩子影响孩子”,准确地说,是以偏远乡村贫困家庭的进取孩子,影响城市有相当收入的“问题孩子”。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农村孩子影响城市孩子,一是以贫困家庭孩子影响工薪或更富有的家庭的孩子。我们知道,农村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功夫少,城里的父母花的功夫多,少的效果很好,多的效果反而差,为什么呢?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笔者将农村父母的教育称为“无为教育”,他们的教育不像城里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天天辅导,出钱让孩子读这班,学那艺。不仅如此,农村的这些孩子还是家里的帮手,农活、家务都要参与。这不等于说,农村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相反,他们希望孩子好好读书,走出大山,为他们自己的未来奔波,为家庭的荣耀苦读。

  恰恰就是这种状态,包含着如下教育道理:孩子得到了生活知识,培养了生活能力;不只是受保护的人,还是财富的创造者;既接受了学校教育,又参加了社会实践;许多事情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独立完成许多事情……诸如此类,都会导向一个结果:与城里备受呵护的孩子相比,他们的自立意识更明确,自强能力更好。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教育,父母看似处于“无为”状态,实则为孩子做了一件大好事,让孩子处于很好的教育境况之中。说教育环境“很好”,是因为从这种教育状态中走出来的孩子,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不只是眼前有用,一生都受用,是一笔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世上的财富,还有什么比这更为珍贵的呢?我说没有。

  比照之下,诸多“问题孩子”的教育环境则不同。虽然大的教育环境优越,虽然父母重视孩子教育,但却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即家长的教育不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比如给他们过多的钱,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强迫孩子上过多的班,满足升学需要;总是对孩子照顾又照顾,生怕孩子哪点不高兴。结果呢?孩子开始了懒惰、依赖、脆弱、蛮横、虚伪等。用心不可谓不多,却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如此,本可健康成长的孩子变成“问题孩子”,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奉劝城里的家长们,与其无节制“关爱”,不如把孩子放到自然状态下,让他们沐浴教育的阳光,不要总是在成长的天空布上“溺爱乌云”,在成长的路上铺上“能力障碍砖块”。多向那些大字不识的家长学习,他们才是地道的“教育专家”,因为他们明白的是朴实而符合教育规律的道理:除了自己还得考虑到别人,能做事才有出息,有本事才能闯世界,白养着,滥关怀,孩子长大后肯定会不成器!

  庄子主张“无为”,即“无人为”,指不要违背客观规律人为地做事。鉴于此,笔者想,当“有为”违背规律,不如“无为”有价值。

  • 你可能喜欢的内容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