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仁义-《论语》选读

论仁义-《论语》选读

更新日期:2015-10-18

  在《论语》里,“仁”的内涵丰富,并且有层次。“爱人”是“仁”的基本要求,而让众多百姓获益则是“仁”的高级境界。后来“仁义”一词常常连用。如今,当我们不齿于一个人的言行,觉得他(她)不具备为人的基本道德时,往往会痛骂他(她)“不仁不义”;而对那些甘愿牺牲自己、救百姓于水火中的人,我们常会称许他们为“志士仁人”。可以说,“仁义”作为重要的传统道德之一,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之中了。

  1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译文】先生说:“刚强、坚毅、质朴、寡言,接近于‘仁’了。”

  2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先生说:“日常起居庄重谨慎,做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诚信实。即使到了野蛮地区,也不可丢掉这些。”

  3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①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论语·宪问》)

  ①此节在原书中似承接上一节,故这里省略了问话人原宪。

  【译文】(原宪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没有了,可以称得上‘仁’吧?”先生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若说是‘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4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译文】先生说:“人如果不仁,又怎么讲究礼呢?人如果不仁,又怎么讲究乐呢?”

  5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①。”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②,不以兵车③,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①〔“桓公杀公子纠”三句〕事见《左传·庄公八年》及《左传·庄公九年》。齐桓公(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无道,两人都怕受牵累,桓公便由鲍叔牙侍奉逃往莒国,公子纠也由管仲和召忽侍奉逃往鲁国。襄公被杀以后,桓公先入齐国,立为君,便兴兵伐鲁,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管仲却经过鲍叔牙的举荐做了齐桓公的宰相。②〔桓公九合诸侯〕齐桓公曾多次与各诸侯国会盟,促成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③〔不以兵车〕意思是没有凭靠武力。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管仲却还活着。”(他)问:“(管仲)算不上仁吧?”先生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靠的不是武力,而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他的仁!”

  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译文】先生说:“我没见过喜好仁和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了;厌恶不仁的人,他的仁就是不让身上有不仁的东西。有谁能用一天功夫来致力于仁呢?我没见过力量不足的人。也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见过。”

  7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①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①〔孙〕同“逊”,谦让,恭顺。

  【译文】先生说:“君子做事情的时候,以义为根本,遵循礼来实行,谦虚地表达出来,忠实地把事情做成。这就是君子呀!”

  8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①,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①〔不侮〕意思是不受人侮慢。

  【译文】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问是哪五种。孔子回答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人侮慢,宽厚就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做事成功,慈惠就能够使用人。”

  阅读指要

  综合起来看,“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分析起来,“仁”有这样几层内涵: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仁”的根基,由此而往,对别人也怀有爱心;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仁”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所以,“仁”并不止步于自我道德完善,还要能发之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挥有益的效用。

  《论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礼”。和“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同,“礼”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外在的社会规范。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求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只是虚假的文饰而已,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而反过来,行为不符合“礼”,却不妨害它符合“仁”,从孔子指斥管仲不知“礼”,而仍称许他“仁”,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见《论语·八佾》《论语·宪问》)。所以,可以说,在孔子思想里,“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论语》里较少谈到“义”。“义”和“利”相对,指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义”之于“仁”极为重要,它规范了为人处事的原则,使之正当合理。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欲识仁字意义,当通以《论语》全书而细参之。今试举其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