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士之不托诸侯(孟子)

士之不托诸侯(孟子)

更新日期:2015-09-11

  【原文】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1)何也?”

  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千诸侯,(2)礼也;士也讬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餽之粟,则受之乎?”

  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

  曰:“君之于氓也,(3)固周之。”(4)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

  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

  曰:“抱关击拆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5)以为不恭也。”

  曰:“君愧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

  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愧鼎肉,(6)子思不悦。于卒也,(7)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8)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9)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极。’(10)盖自是台无餽也。(11)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曰:“以君命将之,(12)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凛人继粟,(13)疱人继肉,(14)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15)非养君于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凛备,以养舜于吠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注释】

  (1)讬:依附)朱熹《集注》云:“寄也,谓不仕而食其禄。”

  (2)讬于诸侯:朱熹《集注》云:“占者诸侯出奔他国,食其凛汽,谓之寄公。”

  (3)氓:焦循《正义》云:“不言‘君之于民,而言‘氓’者,氓是自他国至此国之民,与寄之义合。”

  (4)周:朱熹《集注》云:“救也,视其空乏则周恤之,无常数,君诗民之礼也。”

  (5)赐于上:朱熹《集注》云:“赐谓予之禄,有常数,君所以待臣之礼也。“

  (6)鼎肉:朱熹《集注》云:“熟肉也。”

  (7)卒:犹今言最后,赵注云:“未后复来时也。”

  (8)摽(biāo鳔):赵注云:“麾也。”类似于现在所谓的下逐客令。

  (9)稽首再拜:古代跪坐,相见行礼时,以双手交叠前揖至地,头触手,谓之拜;再敬重些,就在拜后以头俯至地,稍迟而后起,谓之稽首。既稽首而再拜,是非常尊重的礼节。

  (10)犬马畜:朱熹《集注》云:“言不以人礼待己也。”

  (11)台:朱熹《集注》云,“贱宫,主使令者。盖缪公槐悟,自此不复令台来致餽也。

  (12)将:《尔雅·释言》云,“将,送也。”

  (13)禀人:管仓库的官员。继:朱熹《集注》云:“继续所无。”

  (14)庖人:供应国君饮食的官员。(15)仆仆:赵注云:“烦狠貌。”

  【译文】

  万章说:“士人不依附于诸侯,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是不敢。诸侯失去了国家,去依附于其他的诸侯,合乎礼仪;

  士人依附于诸侯,不合乎礼仪。”

  万章说:“如果国君馈赠粟米,接受吗?”

  孟子说:“接受。”

  万章说:“接受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国君对于外来的人,原本就该周济。”

  万章说:“周济就接受,赐与就不接受,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是不敢。”

  万章说:“请问为什么不敢呢?

  孟子说:“守门、打更的人都有一定的职位来受到在上者的供养,没有一定的职位而受到在上者的赐与,被认为是不恭敬的。”

  万章说:“国君馈赠就接受,不知道能经常不断吗?”

  孟子说:“鲁缪公对待子思,屡次问候屡次馈赠肉食,子思很不高兴。最后一次,他把来人赶出大门,向北磕头作揖而不接受了。他说:‘现在我才知道国君把我当狗马那样蓄养。’从此缪公使不馈赠肉食了。喜好贤达却不能举用,又不能奉养,能说是喜好贤达吗?”

  万章说:“请问,国君要奉养君子,怎样才能说得上是奉养呢?”

  孟子说:“以国君的名义表示馈赠,君子磕头作揖而接受。以后廪人不断地送粟米来,腐人不断地送肉食来,就不再以国君的名义馈赠了。子思认为,馈赠肉食使自己不胜烦琐地屡次行礼,不是奉养君子的做法。尧对待舜,派自己的九个儿子去事奉他、两个女儿嫁给他,百官、牛羊、粮仓都齐备,在农田里奉养舜,后来举用他并提拔到高位。因此,王公贵族该如此尊敬贤者。”

  【段意】

  此章是说,尊敬贤者,最关键的是要施行贤者的主张,优厚的待遇只是这样做的表现,否则,待遇即使优厚,也与蓄养狗马一样。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