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孔子爱树

孔子爱树

更新日期:2014-08-01

  孔子终生倡仁,孜孜矻矻,赤诚执著,爱人爱物,泽及草木,其中有关树的一些论述和轶事,尤为深刻隽永,颇耐寻味。 随意破坏树木,是不仁不孝

  仁和孝,本属社会伦理,孔子推而广之,用以规范和指导人与自然的关系,引领人们的思想言行,迈向一个更加高远更加开阔的新境界。针对滥伐滥猎、肆意破坏生态的行为,孔子厉声断喝:“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并不反对适时适度的利用动植物,他是要把这种利用约束在合其情顺其理的范围内。违情违理,肆意而行,全然不管不顾树木鸟兽鱼虫的生存权利和生长规律,就如对父母和祖先肆行忤逆一样,乃不孝子孙。乍听来,孔子这“纲”似乎上得太高,以至有点离谱了。但细一想,近代科学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类缘何而生?缘何而存?岂不是生我也自然,养我也自然吗?自然,正是人类的生身父母、衣食父母。对自然不尊不重、撒泼放肆,不是“不孝”是什么?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其生态伦理观,在今天看来,竟是这般时尚,这般前卫。

  孔子积极宣传这种观点,并注意用之影响政治人物,以期产生实际的施政效果。直到晚年,当鲁国执政季康子向孔子讨教有关传说中五帝的情况,问孔子:五帝中最早的太皞氏,为啥一开始就推行木德?孔子趁机答道:“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东方主生,是日出的地方,是一天开始的地方,春风吹起的地方。木色青青,正象征着东方,象征着春天,象征着万物诞生之处。王者效法自然,当然要以木德开始王天下。万物皆生于木,树木是万物之祖,自然也是人类之祖,我们能不对自己的祖宗敬之孝之,能不对树木爱之护之,广为植之吗?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这一重要观点,并以之规范弟子们的言行,培养出一批在生态伦理和生态实践方面卓有建树的高足。孔子一生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有个叫高柴的,原本为人就憨厚,经孔子训导,更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无微不至地爱护动植物。特别是每到春天,他都坚持“启蛰不杀,方长不折”,这时决不猎杀和宰杀动物,决不攀折树木花草,对刚从冬眠中苏醒的小虫,正在春风中舒展的枝条,尤其注意呵护。孔子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启蛰不杀,则顺人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仁也。”赞誉高柴不伤害小虫,不攀折草木,是很好地践行了人伦道德,体现了儒者的仁恕情怀。熟悉《论语》的人都知道,“仁”是孔子道德评判的最高标准,很少许人,这里却动情地用以称美高柴,足见生态伦理在孔子心中的崇高地位,也足见孔子对高柴践行生态伦理的满意程度。从此,“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就成了国人真诚而自觉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经典言行。

  孔子的另一高足曾参,将孔子和高柴这方面的思想观点,进而概括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被其后学庄重地记入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祭义》,代代传习。百年后,孟子又结合其他古典,将之细化为“斧斤以时入山林”(采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数罟不入洿池”(不用细密的网到池中捕鱼),和“不违农时”一起,作为实现其最高政治理想“王道”的基点,一再向当国者进行宣传诱导,说这是“王道之始也”。要想当圣王,就得从这里起步。

  树木茂盛,是诚信政治的体现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字仲由,在卫国蒲地当长官已经三年了,政绩如何?孔子决定去做个实地考察。进入蒲地,马车缓行,孔子细看,一路上竟情不自禁地三次脱口赞叹:“善哉由也!”子路真不错呀,蒲地治理得真好呀!其间第二次就是专门赞扬蒲地环境宜居,城市绿化搞得好:“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孔子认为这是子路为政诚信所致:“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苟且)也。”子路诚信待民,宽厚施政,百姓也报之以诚,认真落实政府的措施,决不敷衍苟且,所以儒者向往的生态,能在蒲地得到很好的展示。想想我们不少地方的绿化工作,为何总是收效欠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诚信。上下敷衍,蒙混了事,岂能不年年栽树不见树。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把绿化工作落到实处,绿化出一派“树木甚茂”的生态,恐怕首先是我们的官员,得像孔子称美的子路一样,从诚信做起。

  学树中松柏,做人中君子

  孔子爱树敬树,寄情于树,对松树和柏树寄托尤深。松树和柏树不管季节更替,冷暖变换,夏也青青,冬也青青,始终如一,固守树木绿的本色。孔子从这里看到了一种坚毅执著、守道不变的高贵品格,而这正是他终身坚守和大力弘扬的君子人格,是人伦道德中的极致。因此对之极尽颂扬:“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孔子把松树和柏树,与人们最崇仰的远古圣君尧和舜类比,赞美松柏和尧舜一样是独得天地之正气,是做人做物之楷模。“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君子若能如松柏一样,保持纯正的心性,就能如尧舜一样引领人伦,纯正世人的心性,一扫趋炎附势、媚态应变的恶俗,让天地间正气充盈。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