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子路曰:“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
【白话易解】: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君子以剑自卫乎》读后感:
我们看这一段师生对话,作为学生的子路对老师的那种真心拜服,当今实不多见了。
子路跟随老师一生,他去世比老师还早一年,即使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别人问他,老师是什么样子,他竟不知道从何讲起。因为老师的德行,俯拾即是,耳濡目染多年,所以反倒很难一言几言说清楚。后来还是夫子告诉子路,有人再问就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夫子被后世人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其实也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他十五志于学,勤学不倦,终其一生倡导“仁”道。夫子忘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都是他心中有“道”的结果。“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孔夫子时时都在道中。教育学生抓住机会教育点,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夫子的智慧,也在与学生的讲论中日益深厚。
这个故事是子路刚进入孔门不久发生的。老师在子路刚刚求学之始就种下了“仁”的种子,可谓慎于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治乱,不是一个人的力量,那么先要把自己的学说,传播给学生,使之遍布四方,承传不绝,而达到德行天下的效果。
在他不断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故事的味道在哪里呢?我们现代人相信以暴制暴,而且各种传媒(影视、网络等),甚至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也是这样表演的。学习了传统文化我们才明白,要宣德化,柔远人,要以仁化暴,教育本身的力量就在于榜样。为师者的榜样,在他的言、行,更在那颗心。因为诚于中,形于外。我们有多少老师、家长,甚至领导都是采取严厉的处罚,严格的管制,去对待学生、孩子、下属。甚至有的家庭,夫妇之间也用暴力。朋友之间因一点点的经济问题就上了法庭,当今社会还有杀父弑母这样的乱象。其实所有这些都是以暴制暴,或者以暴制暴的延伸。
昨天看了一则消息,因为几千元而兄弟相残,最后,哥哥被弟弟杀死了。八十几岁的老母,亲眼目睹这场惨剧,而这场惨剧的原因,是因为奉养自己的母亲,两个儿媳都不情愿。大儿子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他觉得是叔叔、婶子不对,不奉养奶奶却独占奶奶的钱,就请自己的同学去砸了叔叔的窗子。婶婶因此而不平,怂恿叔叔拿刀去了哥哥家,使得孙子受伤,他的同学挨了几刀,医药费就花了几万元,最后这个弟弟又杀死了哥哥,这就是以暴制暴的悲惨结局。
是非高下之风,来源于不平的心境。心是根本,喜爱、贪恋由心所生,敌对、怨恨也从心而生,一切外在的环境,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纵然不动真刀枪,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计,内心里是波涛翻滚,甚至是烽烟叠起,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能和睦得起来呢?我们内心是善念的时候,我们的面目表情,我们的言语都会有所显现;而当我们内心对立、不平,甚至恶念的时候,当然也会如实地反应在我们的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我们体会到,为人老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施行仁道的重要。
我们又体会,怎么样让学生听老师的话?为什么孔老夫子三言两语,子路就那么容易地契入了呢?而且还说以后就老老实实跟着老师学呢?几千年前,圣贤人的心境,比较高,他们从善如流。而我们现代人,由于德行教育弱化,导致现在世风日下。所以为人师者更应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才有可能让学生尊敬、钦服。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