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祭、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1)所恶勿施,尔也。(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扩也。(3)故为渊殴鱼者獭也,(4)为丛殴爵者鹯也,(5)为汤、武殴民者桀、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殴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6)苟为不畜,(7)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优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8)载胥及溺’,(9)此之谓也。”
【注释】
(1)与之聚之:王引之《经传释词》训此处之“与”为“为”,云:“‘所欲与之聚之’,言所欲则为民聚之也。”或训“与”为“给予”,即让民众积聚起来,亦通。
(2)尔也:焦循《正义》引赵佑《温故录》谓“尔也”当自为句,犹言“如此而已”。
(3)圹:旷野。
(4)为渊殴鱼者獭也:渊指深水,獭指水獭,殴同“驱”。水獭善捕鱼,致使鱼儿都逃到深水去躲避。喻实际效果与初衷相反,以下两句的含义与此类似。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用过这个典故,“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部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
(5)爵:同“雀”。鹯(zhān 沾):亦称。“晨风”,一种似鹞的猛禽。
(6)三年之艾:赵注云:“艾可以为灸人病,干久益善,故以为喻。”
(7)畜:同“蓄”,储备。或训为畜养、栽培,亦通。
(8)《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桑柔》。淑:郑笺训为“善”。
(9)载胥及溺:朱熹《集注》云:“载,则也。胥,相也。言今之所为其何能善,则相引以陷于乱亡而已。”
【译文】
孟子说:“夏桀、殷纣的丧失天下,由于失去了天下的民众;之所以失去了天下的民众,是因为失去了他们的心。取得天下是有途径的,得到了天下的民众就取得了天下;得到天下的民众是有途径的,获得了他们的心就得到了天下的民众;获得民众的心是有途径的,他们想要的让他们积蓄起来,他们憎恶的不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民众归附仁政,犹如水往低处流、兽往旷野跑一样。所以,为渊水把鱼儿驱赶来的是水獭,为丛林把鸟雀驱赶来的是鹞鹰,为成汤、武王把民众驱赶来的是夏桀和殷纣。现今天下若有喜好仁的国君,诸侯们都会为他驱赶民众,即使不想称王天下也是做不到的。现今那些要称王天下的人,好比患了七年的病要寻求三年的艾草来医治,假如不去栽培,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如果无意于仁政,就会一辈子忧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诗》说‘他们怎么能善处,牵扯着溺入水中’,就是这个意思。”
【段意】
此章集中叙述了孟子关于国家存亡与民众、民心关系的观点。孟 子认为,民心向背是兴亡的关键,而要获得民心,必须与民众息息相通、忧乐与共。而且,这个效应并不是立时可得的,而是有待于日常的积累蓄存,这就好比是医治积年老病的“三年陈艾”,如不去栽培就一辈子也得不到。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