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孙弘受重用(资治通鉴经典故事)

公孙弘受重用(资治通鉴经典故事)

更新日期:2016-04-16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征召官吏百姓中明晓当世政务、熟知古代圣王治国之术的人到朝廷任职,命令应征者与各地进京的“上讲吏”同行,由沿途各县供应饭食。

  菑川人公孙弘回对汉廷策问时说:“微臣听说上古尧、舜的时候,不注重封爵加赏,但百姓都能劝勉于善,不注重刑罚但百姓都不犯法。这是因为上古时,在上位的长官做模范给百姓看,而且对待百姓也能守信。后代注重封爵加赏,而百姓反而不能劝勉于善,刑法深刻严厉而奸诈之事反而难以停止,是因为在上位的长官不守正道,对待百姓不守信的缘故。优厚的奖赏和严厉的刑罚,并不能够劝勉人向善和禁止人为非作歹,一定只有信实才能做到。百姓各得其业,就不会有争执的心理;得到合理的待遇,就不会埋怨朝廷。在上位的长官对待百姓合乎礼节,百姓就不会残暴;爱护百姓,百姓就亲近长上,这是拥有天下的国君所急切要做的事情。礼义是百姓所服从的,而赏罚能顺着礼义去做,百姓就不会违犯法禁了。”当时回对策问的有一百多人,太常上奏把公孙弘的名次排在后面。应对的策文呈奏武帝后,武帝把公孙弘提升为第一,拜他为博士,在金马门做侍应召对。

  这时,巴、蜀等四郡开凿山险修筑连接西南夷的通道,千余里外转运粮饷。过了几年,道路没有开通,修路的士兵疲惫饥饿、遭受炎热潮湿折磨而死的人很多。西南夷又多次反叛,调集军队去进攻,军费开支以万万计,却不见功效。武帝很担扰,下诏派公孙弘前去该地视察情况。公孙弘返京奏报情况,认为开通西南夷没有什么作用,武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公孙弘每当在朝廷讨论问题时,总是列举陈述事情的端绪,让武帝自己抉择,不肯在朝廷之上与武帝当面争辩。因此武帝看出他为人谨慎厚道,善于辩论,熟悉文书法令和具体的官府公务,又会用儒术加以文饰,对他非常欣赏,一年之中升官到左内史。

  公孙弘上奏,遇到武帝不同意时,他不在朝廷上争辩,常与汲黯请求单独召见,先由汲黯提出问题,后由公孙弘进一步补充,武帝经常听得很高兴,所提的建议都加以采纳。因此,公孙弘越来越得到武帝的亲近和重用。公孙弘曾经和公卿商定某一问题的处置意见,到了武帝面前,他却完全背弃了原来的约定,而迎合武帝的心意。汲黯当即在朝廷上批评公孙弘说:“齐人大多欺诈而不忠诚老实,他开始和我们一道商定此条建议,现在却全都背弃了,这是不忠!”武帝责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武帝认可了他说的话。武帝身边的亲信经常诋毁公孙弘,武帝对他却更加优待。

  公孙弘以麻布做被子,饮食也不注重肉食。汲黯说:“公孙弘高居三公之位,朝廷给他很多俸禄,但是他还用布被,这是在骗人。”武帝就此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回事。九卿中与臣关系好的,没有人超过汲黯,可是今日他在朝廷上诘问臣,实在切中了臣的缺点。以三公的身份而用布被,和小吏没有区别,实在是矫饰造作,想借此沽名钓誉,这正如汲黯所说的那样。而且如果没有汲黯的忠直,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更加尊重他。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