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刺绣发展史略(蜀绣)

中国刺绣发展史略(蜀绣)

更新日期:2015-03-23

  蜀绣又称“川绣”, 蜀绣艺术生长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四川西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称之为“蜀绣”,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沿袭至今,成为古巴蜀和今天四川省刺绣的统称。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69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

  蜀绣的兴起与史料记载

  蜀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密切相关,“蜀”是一种野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蜀,葵中蚕。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

  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民间刺绣日益兴起。春秋时期,蜀人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发展到秦汉时期已具有一定的技艺。西汉文学家杨雄曾在《蜀都赋》中,高度赞扬蜀地刺绣的精湛技艺;“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锦绣”之说源于此,由此可见,当时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精彩场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蜀地有绣的文献。

  据清代汉学家段玉裁在他的《宁县志》中说:“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可见,“蜀”,就是蚕。古代的川西,由于种桑养蚕发达,才被人称为“蜀国”或“蚕丛国”。有了发达的桑蚕业,织造业应运而生。《华阳国志,巳志》记载:“禹会诸候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史记》中记载有春秋时代初期,蜀国和秦国通商的记载,蜀人用麻织成的蜀布,用蚕丝织成帛等运销到秦国的都城雍。蚕桑织品的出现,为刺绣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蜀绣的发展背景

  绣工则逐步形成三个刺绣业别:一、穿货,以生产狭披,挽袖为主;二、行头,以专制剧培育、神袍为主;三、灯彩,专做红白喜事用的围屏,彩帐等。其中穿货业发展较快,品种逐渐增多,产量增大,技艺不断提高,出现了平金、打子、拉丝、平绣等技术。1903年(光绪29年),在四川劝业道台沈荣坤,周孝怀的先后主持下,成立了“四川省劝工总局”。总局内有刺绣人员60余人。绣工们一起研究刺绣技艺和图案设计,创造新针法,增强蜀绣的表现力,劝工局生产的绣品细微精美,风格突出,大量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在劝工局的影响下,民间三槐树街王松轩女士自制彩线,采用名人画稿,绣工精巧,很受欢迎。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东、江苏、湖南等省相继沦陷以后,成都成了西南大后方,绣品主要靠成都供应,因而蜀绣产品供不应求。这个时期不仅专业刺绣人员增多,而且咱西平原的农村发展起数以万计的副业乡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陷入内战,通货膨胀,被面需求量突然增大,资方为牟取暴利,偷工减料,粗造滥造,并采取压低工资等手段来增强市场,增大产量,因此在川西农村迅速发展廉价绣工,人数多达两、三万人。农村低廉绣工的涌现,危及了专业人员的生计,迫使大量绣工改行。到解放前夕,成都仅有经营承包店主一百人左右,专业绣工9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1951年成立了公私合营刺绣厂,1956年在合作化高潮中转为集体所有制三个合作社。1961年三个蜀绣合作社合并为成都市蜀绣厂。为保护、发展、发掘民族工艺,党和政府大力扶持蜀绣生产,使蜀绣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技艺有了较大的提高,绣制了一批优秀作品,十年浩劫,使刺绣生产全部陷于停顿。1971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蜀绣事业开始恢复,至八十年代,蜀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opyright @2008 - 2023 www.baobao88.com

晋ICP备2022009141号-1

宝宝吧 版权所有